在今年的选秀大会上,鹈鹕队以菲尔斯(Fears)为首选。作为一名新秀,他肩负着特殊的使命:球队希望他把持球传给普尔和胖虎两位大哥。普尔负责教他怎么做选择,而胖虎负责督导他的体型管理。只是,让一个年轻新秀同时满足这两位的需求,可能真的会让人略感压力,这名字“Fears”是不是还挺合适的啊?
随后,球队还选择了奎恩——一位天资卓越的新秀。他或许是鹈鹕重建内线的希望:灵活的挡拆配合,既能面框进攻,又有背身单打能力。然而,他和胖虎的搭档被外界担忧防守问题。如果要形容,或许就是把巴克利和考辛斯的组合还原在今天的比赛中?让人忍不住想象这二人内线的运作方式,但同时也会忧虑仓促的防守轮转。
再加上外线普尔特色的投篮选择、以及新秀菲尔斯需要替他们调配发起,鹈鹕的进攻阵容就像是误打误撞拼凑起来的一张怪异菜单。正如一桌奇特的菜品组合:酱肘子、炸酥肉、蓝莓酸奶,再加一盘牛油果千岛酱沙拉。你会觉得这桌菜也许吃得下,但它的组合确实别扭。
因此,这就是鹈鹕新赛季留给我的第一印象。
目前来看,德章泰·穆雷开季需要养伤,他的缺席迫使鹈鹕重新梳理阵容。如果将普尔、赫伯、墨菲、胖虎和密西或奎恩作为首发,替补由阿尔瓦拉多、菲尔斯、霍金斯、贝和卢尼组成,这套班子有亮点,但也有难题。
从乐观的角度看,普尔和胖虎可能会找到关键配合。普尔的挡拆投射和快速节奏的后撤步,一旦不被迫陷入单挑困境,会有更多发挥空间。他甚至可以和卢尼形成二人联动,重现昔日在勇士队的一些化学反应。而胖虎在持球进攻时吸引的重兵防守,也能够解放普尔,让他寻找突破的路径。在德章泰回归前,这两人可能会分担控球的重任。
转换进攻则是一大亮点:胖虎的直线冲刺如同高速列车,普尔和墨菲则是进攻中的快节奏追击者。此外,密西与卢尼具备顶级篮板嗅觉和跑动能力,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转换机会。密西还能打空接,卢尼则能为队友创造战机,这些都为替补席贡献了额外的活力。
但是问题也显而易见。首先,鹈鹕的内线缺乏真正顶级的柱石。密西上赛季攻防两端表现均不突出,卢尼虽然有拼劲,却未必能场场高质量顶住先发时间的消耗,而奎恩还只是一个新出炉的新秀,身高甚至都可能存在“技术性水分”。
鹈鹕的战术到底会偏向四外?还是五外(可能性不高)?抑或是尝试牛角高位组织?艰难的选择摆在了主教练威利·格林面前。尽管他是一名出色的防守型教头,也能够通过快攻和拦截弥补阵地战中的不足,但眼下这支鹈鹕队在防守端可靠的人手也就赫伯、阿尔瓦拉多和墨菲而已。
墨菲是一块关键拼图,对鹈鹕的现状至关重要。他的身高、臂展以及精准的投篮能力,都让他可以在强队中扮演决定胜负的角色。但当前的鹈鹕配置,显然没有让他处于最佳环境。相似地,赫伯·琼斯的高效贴防和抢断能力也未得到最大化利用。如果他们身处一支豪门球队,或许能成为核心配角,而现在,却像被装进了不同步的跑车中——发动机的问题限制了他们的发挥。
再回到最核心的问题上:谁能解决鹈鹕缺乏持球主导和内线霸权的问题?
答案当然是胖虎。
尽管过去三年,他仅出战129场常规赛,但他依然拥有场均24分、7篮板和5助攻的恐怖数据。更难得的是,胖虎的打法已经从单纯内线强吃,逐步转型为一个综合性组织核心。持球发起进攻、参与挡拆、甚至在转换进攻中像后卫一样分球——他的多面性比刚进联盟时进步了许多。
如果他能保持健康,并像全明星后的那段时间一样稳定输出,他有机会成为鹈鹕的绝对领袖,甚至在联盟前两阵中占据一席之地。在理想状态下,他能利用自己的牵制力为队友创造机会、填补鹈鹕内外线的空隙,将普尔、赫伯、墨菲、密西等队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。阵地战中可能出现失误?防守存在缺口?没关系,只要进攻端足够高效,鹈鹕仍会有竞争力。
但所有期待的关键点,最终都回到一个简单又残酷的问题:过去三年,他只打了129场比赛。
正如开篇所述,新赛季的鹈鹕像是一桌奇怪的菜品,具体会吃出什么味道,全看胖虎这个“酱肘子”是否足够分量。如果他的表现能撑起全桌气场,其他小瑕疵或许都可以忽略;但如果主菜稀稀拉拉剩了几片,整个阵容便很难发挥潜力,你最后只能乏味地在盘中审视那些“勉强凑合”的搭配。



